当前位置: 首页 > 初中 > 【线上答疑】兰西三中王学忱《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》线上答疑

【线上答疑】兰西三中王学忱《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》线上答疑

2020年05月15日 11:56:08 访问量:81

 

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

兰西三中王学忱

爱因斯坦曾说: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: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, 兴趣又是一种良好的情绪或情感的表现。 学生满怀兴趣地学习,可以明显减轻心理压力,提高学习效率,并使其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和情感态度,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。作为教师,只有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才能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和乐学的内驱力。那么,英语教师到底应如何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, 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内外的英语学习中呢?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兴趣,达到促进和优化其英语学习的目的。 

  一、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,使学生愿学 

   所谓亲其师,信其道。如果教师把学生只看成不懂事的孩子,凡事唯我独尊,整天有好心,没好脸,不愿与学生交流,学生怎能愿意接近你或接受你?上你的课也是迫不得已,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本就无从谈起。所以,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,我们应从改善师生关系开始,要有一颗尊重学生,热爱学生的心。 

   二、 强化自身素质,准备充分,使学生乐学 

   教师和蔼的教态,整洁的板书,渊博的知识,激情的语言,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,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基本条件。这些需要大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学多练,功在平时,功到自然成。    关于准备充分,我想主要是两方面的准备: 

   一是学生的准备,也就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提前预习,学生准备充分,在课堂上才有充足的底气,发言的资本。    二是教师的准备。上课之前老师要了解学生,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特点,做好充分的准备,不仅要吃透教材,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,做到深入浅出,还要利用好现代多媒体教学,力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,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。 

   教师胸有成竹,思路清晰,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,才不会出现老师不知所措,学生不知所学的现象。 

 、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激发学习兴趣 

课堂提问,是老师与学生最好的交流方式,通过提问,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,学生也可以很好的融入课堂。教师要善于课堂提问,让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,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,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营造一种好的学习氛围,让学生充满信心,变被动学为主动学。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呢?1、多点鼓励,使学生不再犹豫,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答案。2、多一点重复,使学生体会题意。3、多点观察、随时注意学生的表情变化。4、多点理解 ,使学生融入课堂。 

 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 

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,教师要认真听一听学生是怎样回答的,不能随意去否定学生的回答,因为教师毕竟是成年人,其思维方式不能与学生等同,有时学生的思维会超过教师的思维,会产生奇特的而新颖的想法。因此,要尊重每一个学生,要理解学生的世界,对学生的回答不能轻易下结论,可引导、帮助,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,又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。 

 、激发学习热情---微笑和鼓励 

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,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,教师的作用在于唤醒、鼓励学生。教师要想法设法鼓励学生全体参与,给一些勉励的语言,启发他的求知欲望,做到师生的双边互动活动和谐进行。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,让学生不但学会知识,而且掌握会学的本领和方法,从而使学生想学、爱学、乐学、会学,学生就会在成功的喜悦中,在以后的应用中就会养成自我学习的好习惯,在快乐中面对每一个学生,良好的评价语言能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,愉快地接受知识,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 

 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演示 

在课堂教学中要借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增强教学效果,还可以用游戏,讲故事等多种形式来进行讲练,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教学,使学生被一种愉快的氛围所陶冶,激发学生的积极性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、动手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。如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,对于有机物结构的学习,可以教师演示模型,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,对各种典型物质的构型有个直观的印象,也可发给学生教学器材,让他们自己组装出物质的结构模型,对完成练习较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,这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。 

 

  • 附件(1个)
  • 线上答疑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.docx (10kb) 下载
编辑:兰西三中王丽娟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
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兰西县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特此声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