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.12 生物联研答疑问题
1.星火一中——线上教学中,课后巩固如何做好?
突出重点的课后作业是“添加剂”
课后作业要突出课堂的难点、重点、热点。线上教学最实际的问题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实际距离遥远了,不能像平时在学校课堂上那样当面聆听教师的讲解,也看不到教师的“敲黑板”和“划重点”了,取而代之的是,生冷的电脑和内心感觉到的遥远的画面。因此,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提前要有“敲黑板”的提醒和“划重点”的内容,最好是清单式的重点和难点,让学生在课后落实的时候一目了然,一点一条地完成,为堂堂清、天天结、周周落实奠定基础。有的学校倡导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制定学习清单和落实清单,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。
针对性的课后答疑是得力抓手
根据在线教学的特点,无须把学生的时间安排得毫无缝隙,要适当地给学生留出自习练习、咀嚼消化、质询疑难等巩固转化的时间。线上课堂虽然有师生互动,但由于时间的限制,学生的个别疑问要通过每天固定的时间来开展。在这个时间段,通过互动答疑网络通道,由教师统一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,实现知识难点无盲区。
这些措施都针对基础性的知识和拓展性的能力的提升,是值得推广的。教师要针对每一节课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,这是促进在线课堂知识落实的有力措施。在布置作业时,教师要本着简单、务实、容易操作、方便探究、启迪思维的原则,尽量调动学生线下动手、动脑的能力,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、运用资料去加深对课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,延伸教材知识,提升核心素养。
指出的是,作业的数量不宜过大,要注重类型的覆盖率,尽量减少同类型题目的重复练习。对于学生的作业,按照远程教育的要求,按时拍照传回供教师批阅,对于共性问题,教师在答疑时予以统一讲解;对于个别问题,教师采取课下私聊的方式予以解决,相信会取得好的效果。
二、有目的地进行分类作业。
三、布置作业的途径
1、把作业的布置情况放在桌面上。让学生读三遍。
2、经常不完成作业的,通过电话访、发短信告知家长。
3、每个周末的作业通过群发信息告知全体家长,并且把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。
2兰西二中——有哪些方式可以促进线上教学师生互动?
活跃的课堂互动是法宝
网络教学呈现给学生的是人机交互,这让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机会大大减少,如何弥补这一缺憾、让师生的情感交流更加畅通、更加贴心呢?我认为,学习是情感交流的过程,从某种意义上讲,师生的情感交流到位了,更有利于知识的落实到位。
授课教师要在讲课的方式方法和内容方面与学生建立一座桥梁,以此维系两者的心灵交流。
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,首先要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,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,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,创建良好教学情境的前提。只有师生在互相尊重、和谐的环境中,学生才能敢于发表见解,学生只有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,才有可能将个性的主体力量充分释放。
比如说在讲授空气这节课,通过身边的实例,为什么疫情期间世界各地的空气环境明显出现好转?以此增加学生对气体的认识。
我们必须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思想、有看法、有需求的“人”来看待,要正视他们的存在,理解他们的愿望,看到他们的努力,赞赏他们的成就。其次,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,把“爱”奉献给每一个学生。“寸有所长,尺有所短”,教师必须承认并重视这种差异,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关注和尊重,使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展。
2. 情感交融,心灵共鸣
首先,教师可以用语言来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。例如,使用“很好! ”“你真聪明! ”等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勇气和欲望,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。切忌用刻薄、挖苦的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心,使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产生障碍。
3. 启发探究、教学民主
爱因斯坦说过:“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。”因此,教师要珍视学生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,因为任何一位学生的任何一个提问都是有价值的,其价值就是思考的力量。教师通过创设特定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或诱导,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,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,创造愉快的乐学气氛,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。
在教学过程中,教师应具有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,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,使其拥有自主选择和参与的权力;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,让其自主学习与探索,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问难。只有这样,才能营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,发生教与学的和谐“共振”,才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。
要切实搞好课堂教学互动,就必须要有互动预设。在课堂教学设计时,就要结合课堂教学目标、教材、学生实际、教法等,预设好如何互动引入?何时在课中互动?怎样互动?在结尾如何互动?是否要延伸互动等问题。预设互动的要点是:“多预精用,弹性设计”。多预精用是指预设时多准备几种互动方案,在互动的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要多元化,但在课堂教学时,要根据课堂实际,精挑细选地用。弹性设计是指根据课堂的多变性、生成性,在设计互动活动时要考虑“不同人的发展”而因人设计学习目标,考虑“不同人的认知”因人设计互动内容、互动形式。
3、远大二中——如何加强线上课堂的组织与管理?
科学的组织与管理是根本保证
在线教育是“放养式”的听课模式,习惯了平时学校的面对面的直接管理,学生难免产生自由散漫的情绪和行为,给教学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作用,制约着在线课堂的知识落实。我认为,在线教学成果如何,关键在于课堂的组织与管理。试想,一个松散缓慢、松松垮垮的课堂如何能有好的效果?
在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方面,组织是教师的职责所在。
一是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严格管理,在思想上要重视停课后的网络教学,它的作用与平时的线下课堂一样,教师从教研、备课、讲课、仪容仪表、与学生互动研讨、课后作业批改等方面都要一一认真对待。
二是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管理。在线课堂意味着学生远离教师,其行为难免缺乏约束力。要制定《学生在线课堂制度》等规章制度,对在线打卡、听课、回答问题、小组研究探究、完成作业提出明确要求,特别是要求学生要显示出每一个人的听课头像,便于教师实时监督。
三是要加强在线教育的课堂秩序管理,可邀请班主任应当直接进入在线班级,实时听课,实时监督管理学生,实时维持课堂纪律。
四是建议家长也要实时地对孩子的听课情况予以监控管理,要帮助他们养成听课专心、研讨问题认真、做作业细心的好习惯。当然,当孩子的听课习惯养成之后,无论教师还是家长尽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听课,学习由被动变主动,效果会更好。
4.燎原中学——如何解决学生作业应付现象?
首先从设置问题的角度考虑,是否作业设置适应学生现在的学习方式?
课后作业要突出课堂的难点、重点、热点。线上教学最实际的问题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实际距离遥远了,不能像平时在学校课堂上那样当面聆听教师的讲解,也看不到教师的“敲黑板”和“划重点”了,取而代之的是,生冷的电脑和内心感觉到的遥远的画面。因此,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提前要有“敲黑板”的提醒和“划重点”的内容,最好是清单式的重点和难点,让学生在课后落实的时候一目了然,一点一条地完成,为堂堂清、天天结、周周落实奠定基础。 倡导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制定学习清单和落实清单,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。
这些措施都针对基础性的知识和拓展性的能力的提升,是值得推广的。教师要针对每一节课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,这是促进在线课堂知识落实的有力措施。在布置作业时,教师要本着简单、务实、容易操作、方便探究、启迪思维的原则,尽量调动学生线下动手、动脑的能力,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、运用资料去加深对课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,延伸教材知识,提升核心素养。
特别指出的是,作业的数量不宜过大,要注重类型的覆盖率,尽量减少同类型题目的重复练习。对于学生的作业,按照远程教育的要求,按时拍照传回供教师批阅,对于共性问题,教师在答疑时予以统一讲解;对于个别问题,教师采取课下私聊的方式予以解决,相信会取得好的效果。
其次向学生讲清楚作业的重要性,如果不完成或者不上交对他们的影响。
针对性的课后答疑是得力抓手
根据在线教学的特点,学校无须把学生的时间安排得毫无缝隙,要适当地给学生留出自习练习、咀嚼消化、质询疑难等巩固转化的时间。线上课堂虽然有师生互动,但由于时间的限制,学生的个别疑问要通过每天固定的时间来开展。在这个时间段,学校开通互动答疑网络通道,由教师统一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,实现知识难点无盲区。
5.星火二中——如何解决网络教学中,学生听课不集中的问题?
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,不认百真听讲的原因不是注意力本身度的问题,而是这个学生对知识和学习本身的认识问题!
建议老师或家长努力增强孩子问对文化知识重要性的答理解,提高孩子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,以及知识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,等等。
孩子只有真正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性答和学习的重要性,才能端正态度,好好学习天天向上。
.加强对学生学习目标、学习态度的教育。
由于种种原因,有相当多的学生根本不把读书当回事,不把学习放在心上,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,得过且过,这无疑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很多影响,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对待学生,以学生为本,通过身边人,身边事,现身说法,切实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,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,树立正确地学习观,乐学好学善学,不断追求上进,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。
第二点,有明确的目标是学生听好课的保障。每一堂课开始前五分钟,教师要规范学生的行为,把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展示给学生,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,学生积极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,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。
第三点,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内容,开展教学互动
预设教学互动,可以采取连麦的形式,也可以采取手写答案的形式,最好准备一份学生的名单,可以点几名学生的名字同时回答问题,提高课堂的效率。
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
"授之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"。教学生会学习,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,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3.1教会学生听课的方法。首先听要入耳,如果听而不闻,等于没听。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,抓住要点。为了考查和训练学生"听"的能力,可以组织如下练习:(1)教师口述题目,学生写出答案;
3.2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。要指导学生养成边看课本边整理所学知识的习惯。每学完一个单元,引导学生自己复习课本,将一些概念、方程式整理在笔记本上,以作业的形式反馈。
4.公平对待学生,善于发现学生优点,多表杨,少批评
在教育教学活动中,由于学生存在个性差异,作为教师,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必须一视同仁,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,即使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,不能一味责备,只要学生一有进步就及时表扬,这样,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的的温暖和关爱,对学习就不在感到害怕,而是充满信心去学,去战胜学习中的困难,如是下去,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一定很积极,气氛一定很活跃,听课质量一定会更好。